试管妈妈在试管婴儿技术的时候应该知道要进行促排卵的阶段方案,那么试管妈妈体内所成长的卵泡是如此简单容易的形成吗?当然不是的,那么窦卵泡究竟是如何长大的呢?
卵泡小时候的名字叫始基卵泡,它可懒了,它在卵巢内睡个懒觉都可以睡十余年之久。一个懒骨头的始基卵泡,是由单层梭形前颗粒细胞构成的一个卵母细胞,这个卵母细胞也就是始基卵泡的小身躯,有多小呢?它出现在你面前,你也无法留意到它,它的直径仅有0.03~0.06mm,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半径,是半径,不是长度哦。
前颗粒细胞好比是始基卵泡的发小,在激励着这个“小懒猪”始基卵泡奋发向上,怎么激励?当然是一起努力进步,当前颗粒细胞经过大约9个月的勤奋学习后,终于成长为立方形细胞时,始基卵泡紧追其后,也终于发育为初级卵泡。紧接着,再继续奋发向上的初级卵泡,当细胞层数从数字2变成数字6~8时,它就再次成功进阶成了次级卵泡。
从始基卵泡的“小懒猪”一直到初级卵泡的“小菜鸟”再到次级卵泡的“新手王”,这一系列过程中,除了简单的细胞增殖,还伴随着一些附带奖励,卵泡膜和激素受体。这个时候,附带功能开始发挥作用,也就是在雌激素和卵泡刺激素(FSH)的“双剑合璧”作用下,表层颗粒细胞间的卵泡液会逐渐合拢并增加了起来,最终形成卵泡腔。而卵泡的直径也会慢慢变大,最大时约为0.5mm,这个时候就成长为今天的主角——窦卵泡。
在窦卵泡学会长大的时候,试管妈妈体内的FSH水平会有所提高,所以会渐渐的形成一个大班,一个班里大约有20~30个窦卵泡,对了,这个班级名称叫“卵泡群”。当然,班级里都会有考核,通过考核的同学们就会在试管妈妈月经的第7天左右,再次进行考评,最终选出NO.1。而失败的同学们就不得不慢慢退化闭锁,甚至是退出竞争。可神奇的是,重新筛选后的标准还是FSH,但这次考评最终决出的“优胜王者”不是FSH水平最高的,反而是FSH水平最低的小卵泡,这才是实力与运气并肩的人生赢家啊。
貌似讲了一个并不短小精悍的故事,如此看来,一个卵泡真正的成长起来并不是多么的容易和简单,就好比由不同组织细胞组合成的我们,更何况只是试管妈妈体内一个简单的卵泡生长呢?
经过十余年的“韬光养晦”和最近一年左右的快速成长后,最终选择最符合筛选条件的窦卵泡继续成长,为试管宝宝的到来做好准备。所以,医生选择促排卵方案是为了帮助试管妈妈可以增加排卵数量,让更多的卵子可以提供选择,最终选出最优质的窦卵泡,为可爱健康的试管宝宝做最好的选择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