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古至今,人们对于名字的重视从很多方面都可以体现出来,名字不仅仅是一个代号,它还蕴含了很多信息。很多人希望通过名字传达自己的志趣、追求、抱负、排行等信息,从而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。早在西周和东周时代,人们就已经总结出了一些带规则性的东西,如《左传•桓公六年》记载中的
五法六忌就是其一。申繻的五法六忌,作为比较系统的起名之道,代表了当时鲁国学人对姓名文化的研究成果。
那么,究竟是哪“五法”、哪“六忌”呢?
“五法”指的是:
1.信法,既遵照出生时的实际情况和地理特征来取名。例如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学家老子的姓名为李耳,“耳”便是根据老子出生时的身体特征来取的名字,这就是“信法”。
2.义法,出生时出现了什么祥瑞的征兆,便以此来作为起名的依据,或是以祥瑞和美好的德行取名。像“李英俊”、“项前进”等名字就是最浅显的“义法”起名例子。
3.象法,如果新生儿的某个身体部位和自然界中的某物相像,依照这个来取名,这就是“象法”。
4.假法,这个假不是真假的假,而是假万物之名,也就是借用世间万物来取名的意思。“假法”和“义法”是最常用的起名方式,如“芍药”、“芙蕖”等以花草为名,这便是“假法”。
5.类法,根据孩子父亲自身的特点来取名,不过这个现如今已经不怎么使用了。
“六忌”指的是:
1.本国国名忌用,这个主要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后才普及的,在此之前还是有很多人以国为姓、名的。
2.本国官职名忌用。
3.本国山川名忌用,这也是“六忌”中违反最多的一条,毕竟历史上以此为名的可不少,便是如今,如“长江”、“黄河”等名字也是数不胜数。
4.各种疾病名称忌用,从最朴素的角度出发,这是对新生儿美好的祝愿,愿其一生无病无灾,健康平安,还有一点就是,从古至今,人们对于死亡的忌讳从未消减,而疾病名称等字眼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死亡,很不吉利。
5.各种牲畜、家禽之名忌用。
6.货币之名、礼器之名忌用。
最后两条的违反次数也不少,尤其有些区域认为“贱名好养活”,所以会给孩子取一些如“二狗”之类的名字。
虽然当今社会已经不再将“五法六忌”作为取名宝典,但不可否认的是,它对当时那个年代所带来的影响,由此可见,我国从古至今对起名一事的重视。